网站首页 > 贴心话儿 > 关工工作调查与思考

迎江区“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有声有色

【时间:2021-08-11】【阅读:1468次】

       自第四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开展以来,迎江区关工委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市关工委的科学指导下,在“领、改、建、引、联”五字上下功夫,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做学法、知法、尊法、守法的好少年,有力地促进了青少年健康成长。主要做法:

        一)强化统筹,在“领”字上做文章

         一加强区层面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对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领导专题听取汇报,提出要求部署,为活动全面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在此基础上结合迎江区实际制定全区活动方案,成立迎江区“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区长任顾问,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任组长,区关工委主任任常务副组长,区司法局、公安、“两院”、教体局等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关工委,负责日常工作协调,并明确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全区上下先后召开75次专题会议,开展47次专题调研。

       二是清单式拟定任务目标。将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纳入区委、区政府及相关成员单位年度工作要点,制定《迎江区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立足各部门职能,制定重点单位年度普法清单,每年印发重点普法目录,明确包括青少年普法教育在内的普法工作任务目标。加大经费投入,实行最低经费保障,将青少年普法教育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每年不少于10万元。

       三是健全考核督查机制。健全完善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考核、监督检查、评比奖励等各项制度。将青少年普法纳入“七五”普法,将第四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开展情况与普法年度工作和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工作结合起来,同部署、同考核,通过加强督查指导,切实推动青少年普法工作落地见效。区人大每年对“七五”普法规划及决议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区法宣办结合综治考核对乡街、部门普法工作开展年度考评。区关工委每年采取不定期抽查与专项督查的方式对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导,检查情况及时通报全区,并作为年终工作考核扣分的依据。

       (二)整合资源,在“建”字上下功夫

        一是构建多层次多领域指导队伍。自上而下全面推进青少年普法教育组织建立,保障青少年普法教育有人抓,加强校园普法队伍建设和“五老”志愿者队伍建设,确保青少年普法教育有人做。活动之初,迎江区关工委就联合区综治委、区文明办、区司法局等部门,成立了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组委会,从有关单位抽调了熟悉法律和教育工作的干部,设立了专门的指导办公室。相关成员单位和9个乡(街道)也全部建立了相关组织机构。全区形成了以教体局19所中小学校和9个乡(街道)、47个村(社区)为重点,建立健全“以1个市级青少年普法基地为平台,以“五老”队伍为骨干,公、检、法、司干警积极配合,统一协调、整体推进”的青少年普法教育组织网络和运行机制。

       二是组建“五老”普法宣讲团。迎江区关工委成立“五老”服务团,发动全区各级各方面的“五老”人员志愿参加关爱下一代工作,开展法治“六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同时成立了以31名政法战线离退休老同志为主的“五老” 青少年普法讲师团,不定期深入全市各乡(街道)、村(社区)、中小学校作法制报告演讲64场次,发放普法宣传材料4000多份,辐射青少年达50000人次。此外,118名 “五老”人员主动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每人每学年至少做2次以上法治教育报告。三年来深入基层进行法法制宣讲活动120余次,受益青少年6万余人次。

        三是组建专业化普法团队。在迎江区关工委的推动下,全区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门中,选拔近70名优秀的法律专业人员,将他们列入普法教育人才信息数据库,聘请他们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全区专职法制副校长34人,兼职法治副校长25人;专兼职法治辅导员均为17人),学期给联系的学校每个班至少上一堂法治课,实现全区19所中小学全覆盖。

       (三)创新机制,在“改”字上求突破

       一是建立“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普法机制。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对阵地建设、队伍培训、宣传方式和组织保障等方面作出具体要求。进一步整合社会各方资源,组织动员各方力量,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形成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各尽其责的工作体系,巩固发展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

       二是落实“六个一”工作机制。在全区普遍推行每个学校都要有“一个普法领导小组、有一名法治副校长、有一名法治辅导员,有一套普法教材、有一个法治宣传栏、有一支法治宣传队伍”,将青少年普法落实到每一所学校,健全学校的领导机制、工作队伍和教材依托,为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奠定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

       三是实行法治宣传教育重点时段制度。即把每年的12月份作为“法治宣传月”、每个季度的第4周作为全区“法治宣传周”、每个月的第4天作为“法治宣传日”,并分别确定宣传主题,开展宣传活动。此外,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全国法治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时间集中地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每届全国法治动漫作品征集活动、“七五”普法知识竞赛等普法比赛,宪法进校园、网络安全宣传周、“宪法记心中 法律伴我行”道德讲堂等系列活动,全面提高学生学法的积极性。

        四是创新推出青少年普法“四六制”工作法。以在校生、落榜生、失学青年、待业青年、服刑及刑释青年这“六类”青少年为对象,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实现各类青少年群体法治教育有效覆盖;以普法进家庭、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监所这“六进”活动为平台,营造健康向上的法治环境;以加强领导、建立基地、完善队伍、编印教材、保障经费、规范档案为“六项”措施,筑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础;以视听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广告媒体、维权平台和社会媒体为“六类”载体,积极营造青少年普法氛围。通过建立实施“四六制”普法工作法,使青少年法治教育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区公安分局针对侦办的未成年人涉恶犯罪团伙案件,撰写调查分析报告,并所内执法办案中心单独设立“未成年人讯/询问室”将严格执法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让“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落到实处。

       (四)抓实阵地,在“引”字上求效果

        一是抓实校园主阵地。抓落实。认真抓好法治教育的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工作,逐步建立学校法治教育课程体系,使法治教育成为各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区学校法治课堂教育主要结合在中小学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分阶段普及基本法律常识,切实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要求各中小学校每学期至少要有8课时法治教育课,同时集中一周时间为安全(法治)教育周,组织学生学习《宪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青少年学生守法的养成教育,使他们懂得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法律意识。重实践。每年举办国家宪法日主题活动,比如2017年开展法治游园活动,各校师生代表在守法承诺签名、并参与游园学法、游园寻宝、拓展游戏、法律知识问答、法律咨询服务等环节;2018年邀请安庆师范大学大学生青年法学会志愿者,在新河街道以模拟法庭形式,主要围绕青少年权益保护案件,呈现公诉案件庭审流程,让学生和社会公众切身感受到司法程序的严谨、公正,普及了相关法律知识;2019年举办“阳光护航 健康成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主题开放日活动,通过走进法院、检察院零距离旁听案件审理、参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禁毒教育基地、参与水上安全揭牌仪式、邀请法官、检察官到校开展教育讲座等形式,努力拓宽师生学法明法渠道。有感悟。积极开展系列普法征文、法治漫画等评选活动,让少年儿童学习做人、学习立志、学习创造、培养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制文化、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是建设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近年来,迎江区投入300多万元,先后建成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这一市级青少年普法基地,以各种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孩子们接受法治教育的积极性。2020年5月,该基地两次进行网易线上直播,累积观看人数达几十万人次,此外先后举办“禁毒宣传”、青少年犯罪预防法治讲座、《民法典》大宣讲、“网络安全宣传”等题材丰富的主题法治课共计30 场,涉及师生达3万余人。此外迎江区还建成占地200亩的迎江区法治文化公园,在区法院建成“家风家训”主题文化墙,在各乡(街道)建设法治文化广场,在社区设立“家事法官工作室”。

        三是创新校园普法载体建设。一改过去传统的普法宣传板报形式,在全区各中小学校推广法治之窗和法治文化长廊建设,既能够美化校园环境,又能够寓法治教育于日常生活;此外利用教学楼的楼道、教室窗底等地方设置法律知识小展板,以问答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孩子们时时刻刻参与学法,得到校园法治文化的熏陶。此外适时抓住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通过编印《“送法进学校”法律知识读本》等宣传资料,在学生和家长中开展以案说法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得到生动的法治熏陶,

        (五)因地制宜,在“联”字上显合力

        一是建设家校联动青少年普法教育平台。迎江区关工委高度重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在全区各中小学校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召开家长会的前半小时,对学生家长进行常规性法治宣传教育,逐步落实学生家长学法机制,加强家长对未成年人的正面引导作用,使学校与家庭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

        二是多方搭建社会青少年普法教育平台。以社区为单位,主动对接区青少年普法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积极开展各类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比如区人民法院9家工作室立足所在街道社区,为向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广大居民提供“家门口”的法律咨询服务,并在“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国际禁毒日”等重要节点,深入学校、社区开展“反校园欺凌”等社会热点专题讲座20余场次。迎江区院在迎江先锋社区、炮营山社区设立检察室,通过开展社区云课堂、观摩庭审、检察开放日等活动达20余次,借助网易新闻、微信公众号、社区居民微信群扩大宣传范围,受教育青少年达5000余人。

       三是打造区域层面青少年普法教育品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在迎江区关工委的指导和参与下,全区上下涌现出一批青少年普法教育品牌,区法院开设“少年法庭”,定期举办青少年模拟法庭审判获“圆桌审判”;定期推出法治课暨普法“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包括“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题讲座、课后答疑互动和法治宣传等活动套餐;区检察院组建“检察官妈妈”团队,除去了关心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外,还将关爱工作延伸到司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为弱势未成年人群体提供司法救助,并成立“检察救助基金”,帮助未成年被害人解决实际困难;设立专门的心灵约谈室,与涉案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长进行温馨对话,实现亲情式交流。


                                                            (童建方   方迪)